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李嘉誠: 內地只賣不買 揭李嘉誠的買賣邏輯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李嘉誠自2012年來首次接受國際媒體采訪,在面對“撤資內地”的問題時,從20世紀70年代末便開始投資內地的他篤定地表示:“我也從未停止過。”


  

  不過,4個月後的10月26日,他卻因以200億元出售上海世紀匯廣場,同時被傳欲出售香港地標之一的中環中心,而再次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。


 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。位居華人首富寶座多年,李嘉誠地產界的每一個動作似乎都會引發媒體與坊間的無限遐想。每出售一棟物業,“李嘉誠撤資內地”之聲也重復地充斥於各大報章。

  李嘉誠曾在2015年9月發文回應表示,自己只是一個純粹的商人,不偏不倚地做生意,並不存在“逃跑”一說。“香港需要尋找未來,大陸需要尋找未來,大中華區需要尋找未來,全世界都需要尋找未來,但是我需要尋找的只是利潤。地產、金融可以,教育、科技也可以,對我來說,誰是趨勢、誰利潤更大才是我要考慮的,而不是空洞的政治考量和虛假的道德說教……李嘉誠不會跑,也不願跑,更跑不了。”

  是商人便要逐利,這對於素有“超人”之稱的李嘉誠而言,出售旗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,自有一套商業運作的內在邏輯。多年來,通過適時“買賣”物業持續鞏固自己的財富,李嘉誠的商業王國早就從塑料制造擴展到零售、能源、地產、電信、媒體和生物技術領域。

  但在公眾眼中,李嘉誠或許不僅僅是個逐利的商人。

  “沒有任何物業一定要持有”

  10月26日,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長實地產”)宣布,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以200億元代價出售雙方共同持有的上海世紀匯廣場全部權益,從中獲得54億元的收益。

  這座位於上海陸家嘴的今年分期落成的商業綜合體,最終還是被李嘉誠賣掉了。


  “他(李嘉誠)是一位堪稱完美的資產交易者。”《亞洲教父》和《亞洲模式》的作者喬?斯塔威爾說,“每當他出手買入某項資產,它肯定無比劃算,而一旦售出,那肯定是個再好不過的價格。”

  在合適的時機拋售旗下資產保證現金流穩定的同時,又把資本投資在適合投資的地方從而實現擴張,精明的投資與超高財技,是李嘉誠得以叱吒商界逾半個世紀的關鍵所在。

  似是遵守父親的經營理念,在被問到長實地產會否出售任何持有物業,長實地產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、李嘉誠之子李澤钜表示:“除長江集團中心外,沒有任何物業我們是一定要持有,於考慮交易時,公司不會考慮感情因素。”執行董事葉德銓補充稱:“如果你肯給一個不錯的價格,他(李澤钜)可能會賣中環中心給你。”


  頗為戲劇性的是,中環中心據傳也將被高溢價變賣。

  早在今年7月份就有市場人士透露,有中資財團擬出價200億港元向長實收購中環中心,一時引起市場關注。

  中環中心位於香港中西區皇後大道,項目樓高346米,長實目前持有該大廈75%權益,涉及的物業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尺(約合13.3萬平方米)。由於位置優越且頂著“香港第四高樓”的光環,中環中心出售消息甫一傳出便引得眾多“金主”垂涎。

  9月27日,港媒引述市場消息指,中環中心獲星洲基金亞騰資產管理(ARA)洽商中,出價已從最初的200億港元抬升至373億港元,平均每平方尺30574港元。

  11月1日,市場最新消息指出,接手長實地產出售的中環中心75%權益或為越秀集團或有關人士,且收購後將作長線收租之用。且若該筆交易完成,將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大額度的商業大廈買賣。

  另據市場人士透露,該物業最終作價約357億港元,長實最快將於11月初將公布交易詳情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6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13 秒